对学生热心、对事业敬心,是江苏科技大学助学管理科科长蒋薇薇身上的标签。从事资助工作6年来,她探索实践“发展型”助学模式,构建立体多维资助育人体系,用心用爱用情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编织梦想、播撒阳光,帮助他们成人成才、实现梦想。在学生眼中,她是可爱可亲的老师,也是温暖助人的“薇薇姐”。
“定制式”培养,实现资助育人“精准化”
资助育人是一项暖心工程,怎样才能更好地把这项工作做到学生心坎上?这是2015年调入助学管理科后,蒋薇薇思考最多的一个问题。在资助工作总结中,她写道:“只有根据不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人情况,制定个性化资助方案,才能实现资助成效最大化。”为此,她提出“点餐式”培养原则,着力推动“千人一面”的资助方式向“一人一策”转变,实现“定制化”精准育人。
为精准了解每个学生情况,平时她总是和学生“打成一片”,时刻了解学生需求。尤其每年开学后,她对新生逐个“过筛子”,认定摸排、谈话了解……这段时间蒋薇薇就像铆足劲的发条,事无巨细、一一过问。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,区分每个学生情况,为他们量身定制资助育人方案和学业发展规划,做到“一人一策”。这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,加班加点成了她工作的常态,但为了学生成长,她乐在其中。正是这种高度的责任心,让她收获了尊重、得到了快乐。
“家庭式”陪伴,当好资助服务“店小二”
资助工作不仅仅是经济帮扶,更需要情感陪伴。为了把这项工作做成暖心工程,蒋薇薇以当好“店小二”的精神,把资助工作做出了温度。她主动担任由全校受助学生组建的青年义工协会(义工站)、三自协会、春华秋实学社等多个社团指导老师,坚持把每个社团当成家庭打造,让社团的学生在受资助的同时感受家一样的温暖。蒋薇薇说:“家庭式”陪伴是温暖的,而不是程式化的资助,是做在心坎上的工作,所以能够更好地发挥“润物细无声”的育人作用。
把学生当家人,源自对他们真挚深沉的爱。来自江西偏远地区的小文(化名),父亲早年去世,母亲改嫁,从小由祖父母养大。刚入大学时,虽然各类资助缓解了他的生活压力,但家庭的境遇让他十分内向。为帮助小文,蒋薇薇经常带着他参与社团活动,并安排社团骨干与他结对,在蒋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小伙伴们的贴心陪伴下,小文很快融入了社团这个大家庭,并逐渐开朗起来,不仅学业取得了很大进步,他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。大二暑假,小文主动带领10名同学前往四川巴中农村开展支教活动,相关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,个人也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、“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”等多项荣誉。每逢中秋等节假日,蒋薇薇都会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到家吃饭、谈心,如家人般团聚在一起。不图回报施爱心、无私奉献天地宽——这是蒋薇薇的真实写照。
“沉浸式”树人,画出资助工作“同心圆”
“扶困”要与“扶智”“扶志”相结合,突出社会价值,构建育人长效机制。“扶智”就要帮助学生筑牢学业基础,提升专业素养。针对部分受助学生的学习短板,她推行学习帮扶计划,采取“1+1+1”结对领航、经验分享、课程辅导等举措,全面提高受助学生的学习成绩,研究生升学率连续三年高于全校平均水平。
“传递爱心,做有温度的人”是她对受助学生常说的一句话。每年,蒋薇薇都会组织开展感恩、励志、诚信和社会责任感等“四项教育”,引导受助学生心怀感恩,践行责任。她连续5年组织受助学生赴农村地区开展爱心支教活动,足迹遍布江苏宿迁、河南省周口、西藏拉萨、四川巴中、内蒙古通辽等地区,累计服务逾1000余人次。其中两位支教队员在毕业后还主动参加学校研究生支教团,继续为偏远地区基础教育奉献青春。在结对大学生中,有一个叫扎西(化名)的西藏学子备受瞩目,他受国家资助走出大山来到江科大,为回馈社会,大一就主动联系蒋老师希望回乡支教,用知识帮助家乡孩子开拓视野。蒋薇薇精心指导他做好策划,并发动受助学生帮助扎西募集钱物购买教材、教具,打磨教学内容。后来,扎西主动加入“西藏儿童成长陪伴计划”,连续4年在西藏开展支教活动,累计服务400余人次,他的事迹被当地多家媒体报道。而另一个参加“西藏儿童成长陪伴计划”的当地警察张苏,去年被国务院评为“民族团结先进个人”。在接受采访时,张苏说:“在参加活动的大学生身上,我感受到了‘同心圆’,而蒋薇薇老师就是那个画圆的人。”
“学生资助是一项重要的保民生、暖民心工程,作为一名学生资助工作者,应牢记党和国家嘱托,把党和国家的政策贯彻落实好,让更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有人生出彩机会”,这是蒋薇薇的承诺。在江苏科技大学,像蒋薇薇这样的资助工作者还有很多,他们默默无闻,平凡如流萤,但对学生真情关怀、真心爱护,照亮了他们的求学之路,点亮了资助育人工作的满天星辰!